兒童的合理用藥
全世界非意外死亡人員中,1/7是死于不合理用藥。在2004年3月發布的《全球合理用藥大會報告》中顯示,全球有一半的藥物在被不合理地使用。不合理用藥已成為威脅我國公眾健康的主要殺手。據統計,我國醫院不合理用藥占用藥比例的12%~32%;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達到12.9%,新生兒更高達24.4%。 因此,必須嚴格掌握兒童合理用藥的原則,以減少藥品不良反應(ADR)的發生。
一、兒童生理特點與藥品不良反應的關系
兒童生長發育迅速,藥品在體內的代謝過程與成人有很大的差異,易發生不良反應。
1.新生兒皮膚、黏膜相對面積較大,且黏膜嬌嫩角質薄,有些外用藥可透過皮膚吸收引起全身性損害。
2.新生兒、嬰幼兒血腦屏障發育不成熟,藥物易于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而導致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如阿片類引起呼吸抑制,抗組胺藥、氨茶堿、阿托品等引起昏迷及驚厥,氨基糖苷類使聽神經受損,在成人不易透過血腦屏障的藥物如多潘立酮(嗎丁啉)在嬰幼兒也易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
3.小兒藥物血漿蛋白結合率較成人低,游離藥物濃度高,易導致藥理作用增強甚至中毒。
4.嬰幼兒、新生兒由于肝臟代謝酶及功能系統發育不完善,可使某些藥品的代謝減慢,半衰期延長,易引起不良反應。由于細胞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和谷胱甘肽還原酶不足,兒童使用某些具有氧化作用的藥品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和溶血性貧血。
5.小兒腎功能發育不全,經腎臟排泄的藥物排泄慢,可使毒性增加,兒童泌尿系統不良反應發生率比成人較高。
二、兒童合理用藥基本原則
兒童用藥的基本原則包括正確診斷及選擇合理藥物、正確的給藥方法(包括劑量、途徑、給藥時間),避免藥物濫用、錯用及重復使用。
1、正確診斷及選擇合理藥物。正確診斷是合理用藥的重要前提。根據診斷有針對性地選擇藥物,尤其是抗感染藥物。
2、掌握正確用藥方法。嚴格按照說明書中規定劑量執行,不宜擅自增加與減量,兒童按年齡、體重或體表面積計算小兒劑量。臨床上結合病情及疾病適當調整。選擇適當的給藥途徑根據疾病的種類與嚴重程度,能口服不選肌肉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選擇靜脈給藥,最大程度降低輸液帶來的風險;根據不同的藥物選擇合適的給藥時間。
3、避免藥物濫用、錯用及重復使用。心理、物理治療可醫治,不依賴藥物;一種藥物可治療的疾病,不應用多種藥物;低級抗菌藥物可治療的疾病,不用高級抗菌藥物;選擇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適合兒童的藥物。通過血常規、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確定是細菌、病毒感染及相應病原體。
三、小兒發熱的一般處理和解熱鎮痛藥物的合理應用
(一)小兒發熱處理的綜合建議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于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癥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癥狀。
2、溫水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 ℃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溫水?。核疁丶s比病兒體溫低3~4℃,每次5~10分鐘。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4、低溫室法:將病兒置于室溫約為24℃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采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于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5、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并不像廣告夸大的效果。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
6、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7、酒精擦?。簨雰旱钠つw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
如果經過物理降溫處理,寶寶的體溫還是超過38.5℃,此時就要選用藥物退燒。
四、解熱鎮痛藥物的合理應用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標準版)及簡化版》:
●<3個月嬰幼兒建議采用物理降溫方法退熱;
●3個月以上兒童體溫≥38.5℃和(或)出現明顯不適時,建議采用解熱鎮痛藥;
●體溫<38.5 ℃,最好不用藥物降溫;
●對嚴重持續性高熱建議采用解熱鎮痛藥交替使用方法:如先用布洛芬10mg/kg,4h后用對乙酰氨基酚15mg/kg;或先用對乙酰氨基酚12.5mg/kg,4h后用布洛芬5mg/kg,每4h交替使用,療程均不超過3天。
●患兒低血容量時用布洛芬退熱增加腎功能損害機會;
●發生水痘時使用布洛芬,A組鏈球菌感染的危險有所增加;
●服藥時要注意劑量、間隔、服藥時間、劑型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會延緩藥物的吸收;
●解熱鎮痛藥屬對癥治療,診斷不明者慎用,避免同時使用多種藥物,可交替使用,高熱時推薦應用退熱劑與溫水擦身物理降溫法聯合退熱;
●不推薦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為退熱藥物,因該藥用于兒童,可增加胃潰瘍和胃出血風險;影響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概率;
●一般不推薦注射制劑,不可濫用激素退熱,除非有嚴重炎癥反應(T>41℃)。
五、藥物退燒法
退燒藥的使用有技巧,有原則,了解它的用藥原則,才能達到良好效果。一般退燒藥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它們各有不同的使用原則--
●水劑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的糖漿,如小兒美林糖漿、小兒百服寧滴劑等。
●阿司匹林錠劑退燒效果好。但阿司匹林可能會引發雷氏癥候群,所以某些特定時期不能使用,例如寶寶患有水痘或流感時。
●栓劑是從肛門塞入的藥物,主要由直腸吸收,效果比較快速。如果孩子拒絕口服藥物,退熱栓就是最好的選擇。使用時,寧愿少用一些,燒退得慢一些,也不要大量使用。如果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不僅會導致體溫陡降,藥物反覆刺激肛門后,還易造成寶寶腹瀉。
●針劑是最不安全的退燒藥物,不是非常必要時,一般不建議使用。
六、發燒伴下列情況者應送醫院治療:
(一)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發燒雖高,但精神尚好,服藥退熱后仍能笑能玩,與平時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調養。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則提示病重,應趕快去醫院。
(二)觀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蛘叱奔t,可以安心在家中護理。若面色暗淡、發黃、發青、發紫,眼神發呆,則說明病情嚴重,應送醫院。
(三)觀察孩子有無劇烈、噴射性嘔吐,如有說明有顱腦病變的可能,應去醫院。
(四)查看皮膚有無出疹,若有則提示傳染病或藥物過敏。查看皮膚是否發紫、變涼,若存在則提示循環衰竭。這兩種情況均需再去醫院。
(五)觀察孩子有無腹痛和膿血便,不讓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癥,膿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須上醫院。